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梁雅靖
梁雅靖
摘要:高中數學是重要的基礎學科,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肩負著自身的歷史重任,對培養和發展中學生素質與綜合能力意義重大。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提高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就這一課題從深化教學改革,拓展知識渠道、積極創設問題情境、通過數形結合的教學等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中數學 思維 培養
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需要根據學生的思維水平進行設定。教師在進行動手實踐教學時,要提供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的教具,幫助學生理解各種數量關系。根據不同階段思維水平的學生要根據其知識內容的薄弱點制定相應的方案,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強化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其數學素質。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若干做法。
一、深化教學改革,拓展知識渠道,為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夯實基礎
縱所周知,數學概念是整個數學知識結構的基礎,是數學思想方法的載體。學生對基礎概念理解得深淺,掌握得透徹與否,將直接影響其在解題過程中思維的準確性和廣闊性。所以,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對概念的掌握必須做到“四要”,即:一要了解概念的產生過程和背景;二要準確表述概念的內容(其中包括文字表述、符號表述、圖形表述);三要深刻挖掘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即對條件限制的挖掘,特殊情形的挖掘,思想方法的挖掘,等等);四要學會普通聯系,揭示規律,明確概念所帶來的解題中思維的關鍵點(也即思維發散的關鍵點)。例如,我在教學“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概念時,首先通過直觀教具顯示直線與平面除垂直的位置關系外,還存在其他幾種位置情形,讓學生了解概念的必要性。同時,讓學生回顧空間兩直線位置關系的度量方式,并自然引出“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定義,體現定義的合理性、完備性和科學性,最后通過與異面直線成角定義進行對比,反映度量的本質,揭示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二、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方法,設計靈活多樣的練習
在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的避免為學生傳授一些現成的知識,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會被動接受,很少去思考,使其的思維存在著機械、僵化的現象。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接受一些新穎的教學觀念,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得學生在課堂中得到更多。
例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等比數列帶的通項公式,就可以為學生引入一些相關的習題,讓學生在自主解析、合作解析的過程中,更好的明確這一定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使得學生經過整個探究過程等,使得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活躍狀態。
教師可以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教會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及其規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講解問題并自己梳理解決問題的思路,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思維。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
教師在課下要設計靈活多樣的練習任務,來檢驗學生在課堂中的知識掌握程度。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發展水平,注意題型的多元化、靈活化以及趣味性,盡量減少一些書面訓練以此來緩解學生緊張的思維。通過此例可見,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但要教會學生常規解題的方法,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復習較多的知識,能培養學生的從多角度地分析問題,總結一般的解題方法,避免題海戰,減輕學生負擔,更能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充分挖掘問題的本質,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提高。
三、加強語言表達,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于抽象思維活動而言,它的發展與語言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語言的支持下才能促進抽象思維活動的發展,如果沒有語言作為支持,抽象思維將難以得到有效的發展。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只有語言和思維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安排一些語言表達活動,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訓練,以此來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數學中含有大量的定義、公式、法則、運算過程及思路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語言來表達對各個知識點的理解。以此來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立體幾何一些問題,①實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系;②函數與圖像的對應關系;③曲線與方程的對應關系;④以幾何元素和幾何條件為背景,建立起來的概念,如復數、三角函數等;⑤所給的等式或代數式的結構含有明顯的幾何意義.主要鍛煉的是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學生要運用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講解做題的思路,這樣既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題型的理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推進,各個學科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如何實現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應是高中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不斷思考的課題。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樹立起正確的觀念導向,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的各個環節中運用數學思維等,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鍛煉和提升,使得培養目標得到真正的達成。
參考文獻:
[1]沈亮.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設計與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2):67.
[2]黃龍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27):135-136.
[3]楊彥鋼.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2):94-95.
[4]楊培誼,于鴻.高中數學解題方法與技巧〔M〕北京:北京學院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