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在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前夕,我校在市黑嘴鷗保護協會組織下開展了美術創作等一系列的主題活動。
生物多樣性這一概念由美國野生生物學家和保育學家雷蒙德1968年在其通俗讀物《一個不同類型的國度》一書中首先使用,“生物多樣性”的縮寫形式由羅森在1985年第一次使用,并于1986年第一次出現在公開出版物上,由此“生物多樣性”才在科學和環境領域得到廣泛傳播和使用。
市黑嘴鷗保護協會會長劉德天認為,文化是有力量的,市黑嘴鷗保護協會從2000年起培育生態文化,已見成效。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市黑嘴鷗保護協會再度培育生態文化,用文化的力量保護生物多樣性。

劉德天與獲獎作品《白駒過隙》作者張佳萌合影。甄紅軍 攝

大洼區高級中學畫展一角。甄紅軍 攝
市黑嘴鷗保護協會圍繞國際生物多樣 性日開展各類主題活動,旨在呼吁社會各界珍惜自然資源,關注關愛生態環境,從自身做起,低碳出行、種植并保護身邊的植物、拒絕食用受保護的野生動植物、拒絕購買受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產品等,為“國際濕地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添磚加瓦,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生物多樣性公約:
2021年在昆明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市黑嘴鷗保護協會《黑嘴鷗及其繁殖地的保護》獲《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大洼高中:
大洼區高級中學是東北三省僅有的兩所國際生態學校之一,長期以來在辦學過程中堅持生態環保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在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大洼區高級中學舉辦了題為“萬物和諧 悅在其中”繪畫展,100余名學生的100余幅作品,在學校美術館展出。
此文章來源于遼河晚報。原文標題: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培育生態文化,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生物多樣性這一概念由美國野生生物學家和保育學家雷蒙德1968年在其通俗讀物《一個不同類型的國度》一書中首先使用,“生物多樣性”的縮寫形式由羅森在1985年第一次使用,并于1986年第一次出現在公開出版物上,由此“生物多樣性”才在科學和環境領域得到廣泛傳播和使用。

大洼區高級中學美術教師王明創作的市黑嘴鷗保護協會“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海報。(市黑嘴鷗保護協會提供)
市黑嘴鷗保護協會會長劉德天認為,文化是有力量的,市黑嘴鷗保護協會從2000年起培育生態文化,已見成效。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市黑嘴鷗保護協會再度培育生態文化,用文化的力量保護生物多樣性。

劉德天與獲獎作品《白駒過隙》作者張佳萌合影。甄紅軍 攝

大洼區高級中學畫展一角。甄紅軍 攝
市黑嘴鷗保護協會圍繞國際生物多樣 性日開展各類主題活動,旨在呼吁社會各界珍惜自然資源,關注關愛生態環境,從自身做起,低碳出行、種植并保護身邊的植物、拒絕食用受保護的野生動植物、拒絕購買受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產品等,為“國際濕地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添磚加瓦,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生物多樣性公約:
2021年在昆明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市黑嘴鷗保護協會《黑嘴鷗及其繁殖地的保護》獲《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大洼高中:
大洼區高級中學是東北三省僅有的兩所國際生態學校之一,長期以來在辦學過程中堅持生態環保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在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大洼區高級中學舉辦了題為“萬物和諧 悅在其中”繪畫展,100余名學生的100余幅作品,在學校美術館展出。
此文章來源于遼河晚報。原文標題: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丨培育生態文化,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